物理勘探
地震三队施工有感
发布时间:2018/2/12

春节临近,按照我队工作要求,地震三队和地震二队两个分队加班加点,共同施工在春节前完成了本次邢台市城市勘探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时值数九寒冬,但在施工人员的脸上看到的确是夏天挥汗如雨的景象。现在想起施工时的景象,还历历在目。

此次施工,地震三队负责沙河市北外环纬三路长度18公里和邢台南外环西北留村往西长度5公里。三分队队长张术青、书记杨冀考接到任务后马上召集人员检修改装设备,用了近两天时间将25米1道的传输线捆成4、5米一道,把小线上的检波器尾椎卸下来装上城市勘探用的铁饼。129日下午测量班开始测量定线,大部队傍晚也赶到沙河市驻地。次日天不亮分队人员都到达了施工地点,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正值四九季节天寒地冻,况且今年比往年温度偏低5到6度,最低气温零下13度。大线小线都被冻的像铁丝一样硬很不听话,不好收、不好放,上面一会儿一层霜雪。经过实地施工实验后决定震源次数为8次,晚上路上车少了可震6次,炮距10米后来又改成12米,检波道为2米。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尽快完成任务,分队决定24小时作业两班倒,24小时一班。由于炮距、道距、震次的结合,人员出现了短缺的局面,只能勉强够一个班,分队赶快连夜安排调集人员。施工不能停歇,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等人齐再干,那就晚了。于是现有人员手脚不停,每个职工都恨不能自己一个人顶两个人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赶施工进度。书记分队长两人轮流盯班,分队的会计、采购、后勤、司机也全部上线干活儿。由于新增派的人员第二天不能准时到达施工现场,书记杨冀考、职工杨玉军、谷胜浩连续坚持工作31小时。一个班下来所有野外作业人员都灰头土脸、两眼通红、腰酸腿疼、手脚发麻,手套磨破了好几双,职工们带的大衣根本就没穿上,因为整个班就没有停下来的机会,身上的汗水就没有下去过,寒冬的深夜,竟然一片夏天汗如雨下的景象。两辆客货车交替送线你来我往,放完上一车线回来后面一车已满了,就这样,我们的施工队员们竟创造了一天400个物理点的记录!要知道完成个400个物理点职工们就要收、放、运送400套大线小线,48套电瓶站,七八十条过路套和无数的红色路锥。连续收线带放线五、六个人工作量可想而知。仅收放线一个班,一天弯腰起立可达2400次之多。

分队职工李秀红54岁了,在后面收线的有天夜里累吐了三次,依然坚持工作到下班,短暂的休息过后,又拖着疲惫的身躯坚持接下个班。分队老职工杨生辰已经60周岁了,2月6日就要退休了,此时也依然坚持工作在第一线,整个工程2月5日结束,6日他就领到了退休证,真正做到了站好最后一班岗。这就是地质工人的优良品质,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城市勘探都是顺着路放线,最怕的就是过路口,因为道距短,大线都盘在一起。沙河北外环纬三路上下6车道,虽然路很宽但是车流量非常大,是通往南和县、威县的交通要道,而且此地玻璃厂特别多,拉玻璃的大车一辆接一辆,小车更是不计其数;施工所经过的国家高速沙河高速口、国道107道口、经济开发区大道口、厂房、村庄等大小路口纵横交错;邢台南外环西段西北留村三岔口、东前留村、后留村、王庄村等村庄路段,路边饭店、门市、厂房等人员密集,随时都有车辆穿行、停靠;为保证顺利施工和设备安全,需要在各个路口摆放红色路锥,本次施工使用了路锥四五十个,大型过路套七八条。每次通过路口,还要把捆好的大线解开,过去后再捆成2米一道,大型路口还要派专人看护,施工难度也是可想而知。

2月5日,施工人员在分队长和书记的带领下,圆满的完成了此次施工任务,在紧张的施工中,大家困了累了都毫无怨言,又一次展现了我队地质工人的风采,用他们辛勤的汗水书写了美丽的篇章,把一份份可靠的详细的地质资料交给了人民,造福了社会,也为物测队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