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队《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海水入侵咸水体空间分布调查及三维建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勘查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18/6/27
海水入侵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一种重大地质灾害,也是海岸带地质工作面对的一个重要的环境课题。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匮乏,地下淡水资源是环渤海地区居民饮用水及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由于地下水大量开采,导致了原有咸淡水平衡被打破,使得海水入侵现象加剧,咸水分布面积增大。沿海城市全淡水和有咸水界线的划分以及咸水体的空间分布的勘查与监测对沿海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饮用水保护,咸水资源利用等意义重大,同时能为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的恢复、治理、保护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
2017年8月,我队编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海水入侵咸水体空间分布调查及三维建模立项设计》。2017年10月24日,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组织相关专家召开2018年度专项资金项目论证会,通过了我队申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海水入侵咸水体空间分布调查及三维建模立项设计》,同意立项。2018年2月,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向我队下达了该项目的预算计划,我队开始组织实施该项目。
我队电法队负责实施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勘查是在水文地质测绘工作初步了解全淡水和有咸水分界线的基础上,在电法工作区范围内进一步了解咸水体的空间分布。
本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勘查野外施工历时47天,圆满完成了施工设计工作量。
本次野外施工的有利因素:地势平坦,没有高杆农作物,通视情况较好,有利于测线的铺设。
本次野外施工的不利因素:勘查区内水稻田较多,正直插秧时节,对施工进度造成一定影响。
本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勘查在技术上严格按照《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DZ/T 0280-2015)和本区“设计”执行,管理上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绿色勘查要求进行。在队领导的指导和全体电法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本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勘查野外数据采集工作,为下一步的资料处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电法队 孟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