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溪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入选二年级语文教材)。
听着孩子纯真稚嫩的朗诵,想到3月5日雷锋纪念日快到了。聆听美妙的诗句,禁不住问自己,在当今这个时代,在忙碌如同上了发条的年龄里,是否践行了雷锋精神,工作和生活中是否被雷锋精神温暖过?是否做到了传承一份爱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奉献?
从小便听到父母唱那首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父亲说要学习雷锋,我并不理解其中的深意。只记得身为村委员成员的父亲常常为村里的大小事忙碌,为了争取污染补偿款数次奔走于政府和企业之间,最后款项终于批下来,许多村民都来家里致谢;忘不了的还有他那灯下工作的执着背影。上小学后,学校倡导学习雷锋,我们几个小伙伴一拍即合,一起满村满街的转,比赛着寻找需要帮助的老人,帮他们推车、拿农具,帮孤寡老人拾柴禾、煮饭。现在想来,老人那清冷的小院多了我们几个小女孩儿在那里叽叽喳喳,蹦蹦跳跳,该是别有一番生气吧。那时我们抢着做好事,看到老人开心的笑和听到一声感谢,就足以回味良久。小小的内心体会到善良的力量和互帮互助的美好。这些片段早已成为回忆,随岁月远去。长大后为生活奔忙,工作家庭,哪里都离不开自己的身影,那种争抢帮助别人的精神气似乎也被淹没殆尽,一天天被岁月的洪流裹挟向前,内心更多的是那句:好吧,这些与我无关。
那天在钢铁路上等红灯,目光被前方一辆七座商务车吸引,后窗玻璃上贴着清晰的两行大字:“我曾是一名退役军人,需要帮助时可随时叫停。”内心猛地一震,好久没有这种温暖的感觉了,它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名退役军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我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子弟兵奔赴灾区,奔赴抗疫前线,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也想到了每当大考时那些义务送学生的车辆和义务为学生们送水、引路的志愿者。看到过许许多多短视频和报道,千千万万的“雷锋”救人于危难,助人一臂之力,但都不曾在心里留下过太多波澜,此时却被这位军人感动到了,内心满是敬佩之情。
另一次是在一个平常的早晨,急急忙忙送孩子去幼儿园。一下楼热心的邻居阿姨就提醒我说小区外面堵车了,不好走。我答应一声没太在意。到了路边才知道因为兴达路和中华路十字路口在修路,导致交通严重拥堵,小小的电动车竟然也没办法通行。这时一位70岁左右的老大爷站在公交站台上冲我喊:“丫头,快过来,我给你抬车子”。我当时心里还犯嘀咕,这把岁数了别给累着,但是大爷却麻利的帮我把车子抬到了站台上,并且又一起把车抬到大路上。期间由于周围拥堵危险,一直没让孩子下车,这也大大增加了车身的重量。大爷帮我找到了直接躲开拥堵路段的办法,节省了我送孩子的时间。而当我转身想对他说声谢谢时,他早已走到了远处,应该又去帮助别人了。路上,孩子问我:“妈妈,你认识老爷爷吗?”我摇头,由于面戴口罩,看不清楚老人的脸,但永远忘不了他面对陌生人却温暖又善意的眼神。我对孩子说:“宝宝,我们也要向这位老爷爷学习啊”。
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但我们的敬业精神和与人为善的传统品德却代代传承,雷锋精神的内涵历久弥新,永不过时。“雷锋叔叔”在哪里?“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我们不必说滴水之恩,当报涌泉,因为关爱总会被传递,温暖也总是相互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雷锋精神就在身边,让我们去践行!去传承!(胡丽敏)